汀州府城隍庙
来源: 民间信仰科 日期:2021-01-13 【字号:

  汀州府城隍庙位于龙岩市长汀县汀州镇兆征路。建于唐大历年间,历代均有修葺。由石牌楼、前殿、正殿、后殿、东岳宫及两厢等建筑组成,是供奉汀州城隍福主的场所。整个建筑规模较大,古朴壮观,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,2005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,是长汀最古老的寺庙之一,也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隍庙。

  在古代,人们视城墙和护城河为城隍,是城市的保护神,能保护城内人们的生命和财产。据《长汀县志》载:“汀州府城隍庙始创于唐天宝元年(742年)。后屡有修葺、扩建。”据《闽书》载:后唐天成年间,汀州刺史王延宗(闽王王审之后裔)倡建城隍庙。宋崇宁年间,朝庭诏赐匾曰:“显应”。又据清版《长汀县志》载,宋绍兴年间,汀州太守陈直方、董华相继建前殿主后殿。明代、清代均有修葺和扩建,逐渐形成了一座建制完整、建筑考究的府级城隍庙,具有厚重的城隍历史文化。

  汀州府城隍庙建于唐大历四年(公元769年),占地面积5800平方米,由门楼、前殿、正殿、后殿、大院、两廊和东岳宫组成,飞檐翘角、气势恢宏、古香古色、环境优美。主建筑为穿斗抬梁式木构架,单檐歇山顶,正殿面阔三间,进深七柱,殿内的石雕龙柱和木雕横梁等建筑部件虽历经沧桑,仍然保存完整。大殿内有对楹联:“九命荷荣封衮冕辉煌位居候伯子男之上,全汀昭世守金汤巩固神显山川社稷之间”,文革期间曾被人用泥巴封住得以保存,经过修复,又重现光彩。卷棚式前步廊,绘有十殿阎罗彩色壁画,神态各异,形象逼真,各具特色。汀州府城隍庙可谓汇聚了长汀古建筑最精华的元素,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、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。

  如今,汀州府城隍庙已成为长汀县标志性景点之一,为长汀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。